陳泰安的田野故事:從科技場域到田間的心靈歸屬
九年前科技業快速變遷的不安定感| 電子產品淘汰更新極快,陳泰安隨著產業週期低谷,幾度面臨裁員、扣薪,甚至一次次換公司都無法擺脫不安全感。為了生活,他不得不隨波逐流,有種難以穩定地生根的感覺。
轉行農業的探索之路| 當他第三個孩子出生時,他選擇請育嬰假,卻因此失業。轉向農業的過程,陳泰安每一步都經歷了摸索和試錯。起初嘗試種植各種農作物,包括葉菜類和瓜果,卻因為不使用農藥,幾乎無一成功。當時,陳泰安也考慮種植火鶴花,但市場競爭激烈,技術門檻高,還需要投入昂貴的網室設備,他望而卻步。他轉向水稻種植,希望從最基礎開始摸索農業之路。
務農中與孩子的幸福轉折| 回到田間,陳泰安逐漸找到心靈的平靜。務農的時間相對自由,他能陪伴三個孩子在田間工作、玩耍,看著他們在自然中成長,體會到無價的親子時光。他帶著他們夜觀昆蟲,看青蛙跳動、蟋蟀鳴唱。讓陳泰安心中滿是柔情與欣慰,他知道,這片土地不僅養育了作物,也滋養了孩子們對自然的愛。這種與孩子共享的簡單快樂,讓他更堅信這片友善農田的深意與價值。
田間的轉折:從育苗場到友善農田
起點是父母傳承下來的育苗場| 陳泰安接手農地,這片土地就像是一張空白的畫布,需要他從零開始學習與摸索。起初,給自己兩年的時間,讓土地慢慢「呼吸」。這期間,他參加各種農業講座、學習友善耕作的知識,甚至到其他農場實地觀摩。
初期父親總擔心:不噴藥這田地怎麼長得好?| 面對父親的質疑,陳泰安實踐友善耕作的方法,學習手工除草,嘗試以天然方式控制害蟲。第一年,田裡的作物成長並不理想,然而他仍然堅持下去,不急著收成,而是將重心放在養地,希望用時間讓這片土壤逐漸恢復活力。
第三年,這片土地終於準備好了| 他的有機認證一舉通過,養地的成果顯著。回顧這段轉型之路,陳泰安感到無比欣慰。這片田地從一個育苗場,逐漸轉變成了一片生態健康的有機農田,他的夢想,也在這片田地上扎下了根。
友善耕作的堅持:低產量中的滿足
雜草快速蔓延且生命力極強| 這些雜草不僅與稻米競爭養分,還遮擋陽光,甚至在稻田中形成一片片厚密的植被,嚴重影響稻米的生長。雜草種類多樣且高低不一,有的植株特別粗壯,以至收割機在操作時常會因雜草纏繞而卡住。為避免收割機損壞,每次收割前,陳泰安和家人需親自進田割草,尤其是除去粗大的,這樣才能讓收割作業順利進行。
「1割」就是1分地收成100斤| 在友善耕作的路上,陳泰安選擇了更為艱難的道路。他的稻田裡,沒有農藥也沒有化肥,每一株稻穗都以自然的力量成長。在慣行農法下,稻米的收成量可達20割,然而,陳泰安的友善農田每年共有2期,每期只能收穫6到7割。
慣行農法的米與友善農法的米| 友善耕作的米不僅僅是數量上的差異,味道上也大不同。以台南19號稻米為例,他特別喜愛它那淡淡的芋頭香氣,煮熟後的米飯晶瑩透亮,散發出自然的芬芳,口感柔軟中帶有彈性,無論是熱飯還是冷飯,都讓人滿口留香。陳泰安經常比較自己種的米與慣行農法的米,發現友善耕作的米沒有一絲草藥殘留的氣息,香氣純淨,彷彿能品嚐到土地的本真。
陳田農作小檔案|
產地地點:台南市官田區
種植驗證:有機驗證、綠色保育標章
種植作物:台南19號米、台南20號米(牛奶皇后米)、輪作水果玉米、蕃薯、白玉蘿蔔等。
生產者:陳泰安與他三個國中至國小的孩子